在当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,燃煤电厂等行业产生的脱硫废水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。而预处理与膜技术的协同运用,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。
脱硫废水成分复杂,高盐、重金属等物质的存在使其处理难度大。预处理作为整个处理流程的关键起始步骤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中和与絮凝是预处理中的重要环节。通过投加石灰乳,将废水的 pH 值调节至 9.5 左右,此时重金属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,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沉淀,从而得以去除。有机硫化物的加入,则能进一步与残余的重金属反应,提高去除效果。
污泥减量化也是预处理的重要目标。传统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板框压滤机,经过改进后降低了故障率,保障了运行的稳定性。同时,结合活性炭 - 硅藻土复合吸附剂的使用,大大提升了过滤效率。这种复合吸附剂能够有效吸附污泥中的杂质,使污泥的脱水性能得到改善,从而实现污泥的减量化。
膜技术在脱硫废水处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。反渗透(DTRO)技术能够对废水进行高倍浓缩,将废水的总溶解固体(TDS)提升至 80-100g/L,减少了后续蒸发处理的负荷,降低了能源消耗。
“化学软化 + DTRO + 蒸发结晶” 的组合工艺更是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。化学软化去除了废水中的硬度离子,为膜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DTRO 实现高倍浓缩后,蒸发结晶能够将浓缩液中的盐分结晶析出,实现分质回用。例如,结晶后的盐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再次利用,而经过处理的水则可回用于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等,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处理成本,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。
预处理与膜技术的协同效应,不仅有效解决了脱硫废水处理中的诸多难题,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的回收利用,也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环境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