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燃煤电厂的运行过程中,脱硫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难题。其高氯离子、高重金属的特性,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。而 “预处理软化 + 膜分盐 + 膜浓缩减量 + 蒸发结晶” 组合工艺的出现,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。
预处理软化是整个工艺的起始环节。通过投加特定的药剂,使废水中的钙、镁等硬度离子形成沉淀物,从而降低废水的硬度,防止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结垢现象,为后续膜处理单元创造良好的进水条件,同时也能去除部分重金属离子,初步减轻废水的污染程度。
膜分盐工艺则是利用不同类型的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透过特性,将废水中的盐分进行分离。对于脱硫废水中的高氯离子,膜分盐技术可以将其与其他盐分有效分离,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或其他盐溶液,为后续的资源回收和利用提供了可能。同时,这一过程也进一步去除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,使废水的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。
膜浓缩减量是组合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。借助高效的膜浓缩技术,将经过预处理和膜分盐后的废水进行浓缩,使废水中的盐分和污染物浓度大幅提高,从而减少后续蒸发结晶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。通过膜浓缩减量,可将大部分淡水回用于电厂的生产过程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蒸发结晶是组合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。经过膜浓缩减量后的高盐废水进入蒸发结晶器,在加热或减压的条件下,水分逐渐蒸发,盐分则以结晶的形式析出。得到的结晶盐具有较高的纯度,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进行销售或进一步加工利用,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。同时,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也可经过处理后回用,真正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。
“预处理软化 + 膜分盐 + 膜浓缩减量 + 蒸发结晶” 组合工艺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,有效地解决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高氯离子、高重金属的难题,实现了废水的净化、资源的回收和零排放的目标,为燃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。